DITA 到底是什么意思

DITA 到底是什么意思?

编辑系统很多年来就已经广泛应用于以高效和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创建技术通信信息产品。目标一方面是满足国际市场标准的一致性要求和特定语言创建信息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它们必须满足不同目标媒体中各种不同产品对产品专用文件的特殊要求。

内容管理的基本思想

内容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内容的模块化和反复应用。反复使用的效率取决于适合企业和产品的模块理念。要让模块满足当前和未来要求以及自动化要求,必须用分类和变化管理的方法定义模块。

结构化创作和标准化层次

技术通信的“结构化创作”包括标准化的三个渐进层次:通过信息模型实现的内容结构、标准化的拼写和(多)媒体内容记录(图像、动画等),以及不同输出格式的统一设计。

信息模型按系统历史来进行划分,也是系统的一个重要差异化特点。它们与特定系统功能密切相关,在技术上使用优化方式集成,并与相应内容管理系统的优点相结合。现有信息模型的可靠性已在大量客户项目中得到了验证,属于系统各自的标准范围。由此保证了标准系统可以具成本效益地被实施、拥有更快的更新周期和未来持续改进性。

IT 系统用于支持流程和使流程变得可控。因此,DERCOM 制造商的系统提供各种功能,以专业地编辑管理与技术或产品相关的媒体内容记录、管理(版本、变体和语言)以及媒体输出流程。

标准化信息模型和 DITA

到目前为止,内容层次和流程的描述是使用企业内部的 CMS 来进行标准化。由此,就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跨公司或跨行业标准的定义是否不可能和无意义。当前(仅)在某些分支领域出现了这种情况,并在信息模型层次中具有个别的标准化 XML 结构。例如对于航空航天和军事领域,针对模块化文档在近几十年来出现了成功的行业解决方案(S1000D)。但是,由于它们的具体要求,在转移使用到其他领域时通常会受到限制,这样,在此也产生了内容管理解决方案和系统的单独市场。

在讨论非系统独有的信息模型时,通常应该注意的是,从系统制造商的角度来看它们必须独立于核心系统来执行处理和维护。因此,在更新系统或相应的信息模型时会产生后续费用。

在结构化创作和内容策略主题方面,最近几年主要从美国市场开始能感受到一个很强的趋势,专门的信息模型 DITA 作为一个独立于系统的标准结构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个最初从用于软件文档的 IBM 内部应用程序产生的信息模型实际上是一种扩展的信息架构,因为它不仅包括 XML 结构,还包含一些进一步的测量。

DITA 被开发为不受系统限制的开源环境,由此被开发为基于文件系统的应用程序。然后加入了出版工具,这些工具同样包含开源工具,通过这些工具可以实现基于草稿的在线出版和印刷出版(DITA 开源工具工具包)。该信息模型自 2004 年起由 OASIS(一个维护和推广信息结构的组织)管理。

方法核心是按定义的所谓不同语义 XML 结构“主题”来对内容进行模块化和组织。该结构可以调整和沿用,如果要在“专业化”定义的机制中移动,则可获得有关它们的语义起源信息。这样可以简化格式化规则和信息交流。迄今为止 OASIS 已对不同领域的专业化进行了关注,其中目前发展特别活跃的是“帮助”、“学习/培训”和“技术交流”信息领域委员会。2014 年采取了措施,进一步开发和调整了 DITA 标准,以适应机械制造的要求。

主题聚集在“地图”中,也就是说可以像往常一样在文档结构中进行引用。之后地图以及多级混合地图会使用与内容管理系统类似的机制,用作出版基础。以该原本为文件系统开发的结构由此实现了以模块化和子模块化为基础对内容进行重复使用和过滤。正如显示的那样,这些功能通常使用特殊形式广泛地存在于数据库编辑系统中。同时要彻底严格地询问细节功能,如是否要通过信息模型规定基于元数据的变量管理,因为变量管理在封闭的 IT 架构中要委托给 CMS。同样情况也适用于基于文件的机制,以文件路径为基础的引用和子模块单元管理,该机制与 DERCOM 系统的成功解决方案有所不同。因此,系统供应商必须权衡考虑,DITA 的专门结构在现有功能整体背景下是否对客户有益,还是更可能会带来实施风险和费用。

目前,不同的内容管理系统(也包括 DERCOM 内)部分提供 DITA 信息模型的一体化信息模型。或根据客户要求提供模型。对于更复杂的出版机制,经常不使用标准工具包,而是使用系统专门的流程和工具。这样的相应调整又会产生费用和成本,也部分支持导入/导出机制。DITA 是否能成为特定应用领域的交换格式,还要视各个应用案例的实际情况而定。在此结构中的元素逻辑及其语义必须覆盖相应的应用案例。根据执行的专业化结构,针对所考虑的领域(也就是针对一个专门的工业应用或工业领域)内容越具体,信息交换回归到基本的信息模型也就越困难,即使在能够兼容交换信息的情况下。相反,通过 DITA 专业化机制几乎无法满足一系列的功能要求。此外,开发和实施某种专业化充分调整使之适应一种应用场景,如机械工程、设备文档、航空和汽车行业等,会导致费用的增加。

因此,总的来说,信息架构主要表现在实现起来有所困难,往往是“原始状态”太笼统,也就是说针对许多应用情况具备笼统性。另一方面它还有许多专门的初始目标用于文件系统专用功能。但与成功的系统逻辑背道而驰来实施这些功能,甚至开发进一步的专用模型,最终不符合客户利益和对整个流程经济性的思考方法。

相对新的系统或基础功能,更简单的系统会更频繁地使用 DITA,因为它们可以使用已有的信息模型。但信息模型的语义必须跟所有的其他模型一样,要针对相应的行业或领域应用情况来进行检查。归根结底,标准模型必要的综合调整可能危及预期的交换性以及在 CMS 执行时导致成本不可控。

内容管理的未来

可以预料,许多领域中有待实现的工业数字化,更大程度上仍要基于模块化的信息交换。“物联网”、“工业 4.0”或者无论什么提法的方法,涉及的都是具体内容的收集和准备。专门用于产品、组件、状态和使用周期,以及专门用于用户的信息要求。

为此需要专业的系统和流程,以便现在就实现相应的智能处理。信息模型(仅)构成了整个结构的一部分。在此非常重要是给相应的语义结构填充相应的信息,通过元数据来进行充实,并纳入整个过程。有趣的是:信息的交换和自动处理是否需要基于 XML 结构,以及必要时需要使用哪个结构或是否可以使用其他结构。目前,交换一般还是发生在出版和阅读方面,具有越来越强使用网络支持应用程序的趋势。

目前和未来的要求可以使用 DITA,但也可以使用其他信息模型或新的结构化形式来满足。但最终起决定性的因素是基于系统的实施以信息内容和结构标准、有效的流程控制为基础,以及以自动化为基础来进行构建。为此在现有系统中已经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解决方案,从而不受 DITA 的影响。